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河北十一选五官网 > 新闻动态 > 美国新造车 正排队破产

美国新造车 正排队破产

发布日期:2025-03-06 11:37    点击次数:66

继 Canoo 破产后,美国又一家造车新选手即将走向破败。

曾被誉为卡车界"特斯拉"的 Nikola(尼古拉)。

根据华尔街日报,Nikola 正与一家名为 Pillsbury Winthrop Shaw Pittman 律师事务所合作,讨论比如出售核心资产、全面重组甚至破产保护等在内的多个战略转型方案。

原因显而易见,就是没钱了。

早在去年 10 月,Nikola 就承认公司资金即将耗尽,且若无法筹集到新资金,将无法继续运营至 2025 年第一季度之后。

受到可能破产的影响,股价也创下了 54 周以来的最低水平,在盘后交易中暴跌超 40%,截至发稿,股价仅为 0.44 美元,市值为 3743 万。

自 2020 年上市以来,Nikola 的股价就已经缩水 99% 以上,Nikola 股票曾多次跌破 1 美元大关,但其采取了多次反向股票分割,就是为了遵守纳斯达克的上市规则,不然早就退市了。

曾经的市值高达 240 亿美元,如今黄粱一梦,在创始人锒铛入狱一年多后,即便是卡车界的特斯拉,也不得不迎接自己的终局。

市值蒸发千亿

Nikola 的辉煌时刻,定格在了 2020 年 6 月。

当时的 Nikola 以 120 亿美元的估值成功登陆纳斯达克,在没交付一辆车的情况下,筹集到了 7 亿美元资金,成为全球首个 IPO 的氢燃料整车制造企业。

创始人 Trevor Milton,彼时宣布开始接受旗下氢能源皮卡车型 Badger 的预订,在资本的推波助澜下,Nikola 股价一度飙升 104%,市值达到 263 亿美元,赶超福特和通用这样的行业老牌巨头。

但辉煌只是暂时的,随后 Nikola 就遭遇一系列变故和质疑,如今 Nikola 的股价已经跌去 99%,其现金储备"仅够维持到今年 4 月"。

导致 Nikola 破产的原因有很多,但最核心因素还是太烧钱了,Nikola 自上市后一直在亏损。

根据最新财报数据,Nikola 在 2024 年前 9 个月,营收为 6400 万美元,上年同期为 2431 万美元,虽然同比增长显著,但其运营亏损高达 4.55 亿美元,上年同期的运营亏损为 5.22 亿美元;净亏损为 4.81 亿美元。

特别是在 2024 年第三季度,Nikola 的营收仅为 2518 万美元,运营亏损 1.79 亿美元,净亏损 2 亿美元,去年同期的净亏损为 4.26 亿美元。

截至 2024 年 9 月 30 日,Nikola 公司公布的自身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也降到了 1.883 亿元,而在 2023 年底这一数额还是 4.647 亿美元,首席财务官 Thomas Okray 也承认,公司每月的资金消耗为 3000 万至 4000 万美元。

以 Nikola 当前的烧钱速度,这些资金根本不能支撑公司运营半年之久。

在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强制性警告信中,Nikola 坦言:"我们现有的财务资源仅能覆盖预测的运营成本,并在 2025 年第一季度前履行相关义务。"

为了缓解财务上的压力,Nikola 在去年 10 月解雇了 15% 的员工,大约 153 名,这个月还将有进一步的裁员计划以缩减规模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其最近的一轮裁员,已经将其有争议的氢燃料电池半卡车的生产线给停掉了。

同时,Nikola 也展开了不少自救的措施,比如通过与票据持有人的交易筹集资金,但目前仅获得 6500 万美元,以 Nikola 当前的烧钱速度,这笔资金也就能维持一个月左右。

此外,Nikola 还宣布计划通过出售更多股票来筹集 1 亿美元资金,但是以目前的 Nikola 股价水平来看,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

尤其是距 Nikola 公司去年 6 月 25 日完成 1 比 30 的股票反向拆分,还不到七个月的时间,短时间再拆分合股也不可能实现。

截至目前,Nikola 的市值仅为 3743 万美元,这意味着公司更难执行通过出售股票筹集 1 亿美元资金的计划。

更何况,美国市场对 Nikola 这一类烧钱,且迟迟无法进行有效商业化的企业,已经失去了耐心,Nikola 很难在资本市场获得融资。

似乎是面对已经无力回天的局面,Nikola 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最新文件中,态度已经相当坦诚,"如果我们在需要时无法筹集到足够的资金,我们可能会被迫进一步缩减或停止运营,这将对我们的财务状况、经营业绩、业务和前景产生重大不利影响,并可能导致您的投资损失"。

虚假、诈骗与做局

资本不会无缘无故对一家企业失去信任,Nikola 走到今天企业本身也存在不少问题。

这家企业曾被称为卡车界的特斯拉,Nikola 和 Tesla 合起来是美国发明家尼古拉 · 特斯拉—— Nikola Tesla 的名字。

公司创始人兼 CEO 还是特斯拉的前高级工程师 Trevor Milton(特雷弗 · 米尔顿),米尔顿给自己的卡车公司取名尼古拉,把特斯拉当作竞争对手,火药味就差写到脸上了。

不过现在这位立志"超越马斯克"的创始人,已经锒铛入狱了,罪名是欺诈投资者,2023 年底被判处 4 年监禁,这在当时新造车中还是首例。

而且 Nikola 的成与败都和这位创始人有极大的关系。

2014 年,在特雷弗 · 米尔顿的主导下,定位氢能源重卡的新势力尼古拉成立,2016 年,成立 2 年的尼古拉推出了首个氢能源卡车尼古拉一号。

美国已经有特斯拉这样一个成功案例,对氢能源汽车这个更冷门的领域,如果 Nikola 真的像 Tesla 那样壮大,投资人们确实能够获得很大的收益。

但他们没想到的是,等待他们的居然是一个惊天骗局。

2016 年 6 月,Nikola 对外表示尼古拉一号开启预订一个月后,收到共计 7000 辆卡车订单,但事实上是,从 2015 年尼古拉成立以来,到 2020 年顶着全球氢能重卡第一股的称号,以 120 亿美元估值实现上市的时候,尼古拉还没有卖出去一台车。

2020 年,Nikola 还与通用汽车公司达成了价值 20 亿美元的合作协议,通用获得了尼古拉发行的 20 亿美元普通股,拥有其 11% 的股权。此外,通用还宣布将在 2022 年前,为尼古拉生产氢燃料电池电动皮卡 Badger。

但没想到,几乎同一时间,美国做空机构 Hindenburg Research(海登堡研究)公司发布的一份重磅报告,犹如一颗重磅炸弹,彻底炸碎了 Nikola 的发展美梦。

报告中毫不留情地直指 Nikola 所谓的氢燃料汽车技术,不过是精心编织的骗局,称尼古拉从车到氢能源技术全部是假的,新车订单数据、电池技术突破等内容均为子虚乌有的虚假谎言。"我们从没有在一个上市公司中见过规模如此大的骗局。"

Hindenburg Research 主要控诉的有两点:

2020 年 7 月 Milton 曾声称在德国乌尔姆有 5 辆 Nikola Tre 下线,然而负责生产这款卡车的合作伙伴博世却证实,没有完整地生产任何 Nikola 产品。

2018 年,尼古拉发布了一个宣传视频,名字为《尼古拉 1 号在驾驶中》,称这辆氢燃料电池卡车 Nikola One 的原型车,行驶了 500-1000 英里。但事实是,尼古拉 1 号当时是从较为平坦的山顶上滑下来的,只不过尼古拉是故意倾斜摄像机的角度,让卡车看起来是自己在行驶。

这个造假视频则是彻底改变了尼古拉公司的发展走向,而且有意思的是,尼古拉还大方地承认了造假,创始人米尔顿还发了声明,称"它就是自己滑下来的"。

这样的一份做空报告一出,引起了轩然大波,通用随后中断了与尼古拉的交易,尼古拉的股价也随之大跳水,较高峰期缩水近一半,此后就开启了"跌跌不休"的态势。

在"造假"带来的舆论压力以及投资人的诉讼后,Milton 也"引咎辞职",同时也带走了价值 31 亿美元(约人民币 220 亿元)的公司股票。随着 Milton 的离职,各种相关的负面新闻也出现得越来越多,包括 Nikola 最初的设计图纸是 Milton 以几千美金的价格买来的等等。

此后,通用汽车取消入股 Nikola,博世减持股份、大额订单跑票。美国司法部展开调查,Milton 还因欺诈指控遭到起诉。最终,Nikola 创始人 Trevor Milton 在 2023 年 12 月 18 日,欺诈罪做实,被判处 4 年监禁。

其实 Nikola 的凄惨处境在美国也不是个例,最近面临破产不仅是 Nikola,前不久,同样是美国新造车的 Canoo 公司,已经向特拉华州美国破产法院提交自愿请愿书,根据美国破产法第 7 章寻求救济。

更早之前,Fisker 以及 Lordstown Motors 等美国新造车,也都早早递交了破产保护程序。

事实上,在美国除了特斯拉一家独大,其它新势力车企也都身处水深火热之中,国内汽车行业的洗牌已经进入白热化,而海外,同样是先活下来再说。